top of page

《傳統與傳承》

吳崇傑

時光飛逝,年近歲晚,中國人傳統家家戶戶都會除舊迎新,為家裝飾增添新年氣色,此刻市面上大家都見到許多以剪紙圖形的應節產品。

剪紙是中國民間傳統藝術。遠古時代,人類已運用圖像來表記事物,在石器時代陶器至青銅時代的器皿上都不難發現有關圖像。剪紙藝術流行於民間,只憑一雙巧手,加上簡單工具便成。從技法上是在紙上鏤空剪刻,呈現圖像表達訊息。根據考古遺存發現,剪紙藝術早於南北朝時代已發現,後來至隋唐時期日漸盛行,深入民間活動,杜甫詩《彭衙行》有云:「暖湯灌我足,剪紙招吾魂」,另李遠詩《剪彩》亦有云:「剪彩贈相親,銀釵綴鳳真。……葉逐金刀出,花隨玉指新……」 說明剪紙用處甚廣,無論紅白二事都可用上剪紙;到宋代已出現剪紙行業,民間亦相當普及,而明清時期,是剪紙的高峰期。

剪紙藝術稱之為民間藝術,因剪紙藝術就區域地帶各有不同風格和特色,偏遠山區也會流行剪紙藝術。以前農家婦女都用剪紙在貼於門窗上的窗花,也有貼於牆壁、房柱、鏡子、門楣等地方,以祈求吉祥喜慶之意。剪紙除用於節日喜慶外,也用於禮儀習俗,信仰和服飾佩帶等。

剪紙於2006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內。風格因地而異,北方粗獷豪放,純樸簡練,南方則秀雅繁茂,精緻和美。而當今剪紙已成商品化和個人創為主。剪紙技法有剪和鏤兩種,亦有剪和鏤混合等,表現形式有陰和陽兩種,作品講求佈局平衡,陰陽對比,在教學上讓學員認識剪紙作品的對稱,發射與重複等表現形式。

昔日剪紙技藝以手相傳,隨著時代發展,現今懂得傳統剪紙技藝的人越來越少,社會亦需藉在校教學而把這門傳統技藝得以廣泛傳承下去。

傳承文化是每一個人都有的責任,筆者近日也參加了一個非遺工作坊,將學習和藝術融入生活中;而在教學上,亦可達致教學雙長,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為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執委會成員、社區導師及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藝術教育)。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