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文
近日,中國某礦業公司因位於哥倫比亞的金礦被當地「盜金者」強奪而成為國際新聞。這與百年前,廣東一帶的貧農因了無生計,冒着生命危險前往澳洲和新西蘭淘金相比,十分諷刺。
上月,我到新西蘭皇后鎮附近的箭鎮(Arrowtown)參觀當地一間博物館。該館藏品不多,最吸引我的是有關中國「淘金者」的文物,有港幣兌換票據、嚴懲盜金者的警示,還有他們用來消遣的賭具及鴉片煙槍等物品。在博物館附近有一條「華人居所」(Chinese Settlement)的文物徑。該區於1986年經市政府復修,回復了百年前中國「淘金者」的簡陋住處,展現了他們當時艱苦的生活。小屋就如今天的劏房,木石建造、狹小陰暗、煮食處近門口、設煙囪。其中有建於岩層夾縫中間的,取其穩固。除復修的小屋外,還有發掘出土的房屋地基,可見先民生活絕不容易。
離開新西蘭,我到了澳洲悉尼,友人領我往悉尼大學周澤榮博物館參觀。展館內,我看到1837年生於廣東中山的張亞聖所撰之袖珍日記本。他在1855年前往維多利亞州開始淘金之旅,後因涉及暴力事件受審。雖終獲釋放,卻被關在精神病院內。張亞聖一直憤憤不平,運用自己有限的英語,輔以廣東話,並加上草圖,將其經歷記錄在小於手掌的日記本上。他盼望能向到訪的英國皇室成員申訴,惜未如願,於1900年病死院內。在旁一個主題名爲《蹤跡非在場⋯》的展覽上,楊子榮複製了張亞聖的袖珍日記,創作其版畫系列《緩流的時光》。他在畫作上重現張的日記本上之文字,展開了隔代對話,追思生命的價值。
每個年代均有追夢的人,當年廣東一帶的貧農生活無依、「盡地一煲」,嘗言搵到錢就回家,可惜大部分均客死他鄉。百年過去,華人散落世界各地,繼續淘「金」,熱情未減。所不同者,淘的除了生活的富足,也欲尋求人生的理想。
作者為香港美術教育協會成員、退休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