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認識和欣賞非遺項目——裙褂刺繡》

吳崇傑

近日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正舉行一個名為「欣賞裙褂展覽」。裙褂手藝於2014已被列入非遺清單內,2017更為列為非遺名錄中,裙褂歴史源遠流長,原為我國滿族旗服演變而來。當初傳統裙褂以「黑褂紅裙」為主,象徵陰陽相配。褂裙除是廣東傳統禮服外,也應用於日常生活和重要禮儀場合,亦融合昔日鳳冠霞帔演化成婚嫁禮服。民初曾被定為官服。

20-30年代廣東繡莊引進至香港,裙褂服飾也傳到香港,那時候上環聚集多間製造高級裙褂的繡莊。昔日裙褂種類包括有傳統褂,生活褂,禮服褂,繡花褂,龍鳳褂,壽褂、袛有妾侍穿的粉紅褂等等。50年代前香港新娘穿的裙褂仍是以上黑下紅為主,1970年代已改為全紅色。裙褂隨著社會潮流改變和歴史因素影響而不斷演變。時下新娘穿的有傳統龍鳳褂,復刻褂和水晶褂等,亦有加入潮流新元素卡通公仔圖案的新潮褂,近年亦新興一款名為秀禾褂,其款式因一劇集爆紅而於內地廣受歡迎。另亦有專為長輩而設的長輩褂。

在款式剪裁上亦有不少改變,裙褂因是由清裝旗服演變而成,昔日褂身較寬鬆和T字袖,今天的剪裁已加入西裝膊和修腰,使新娘穿上來更顯線條和挺直。褂身亦有平腳和波浪腳之分。

繡藝是裙褂價值所在,早期裙褂多以繡花為主,而龍鳳褂則以盤金技藝利用繡花線輔助金銀線在上乘綾羅綢緞上盤繡而成圖案。一件堪稱為褂皇的裙褂代表金銀線盤繡覆蓋面積達九成以上,呈現金光燦爛。亦會利用卜繡技藝令圖案突出呈立體感。裙褂繡藝除盤金,卜繡外還用上扣、疊、打籽和疏圈的刺繡工藝。製作時間長達年半或以上。裙褂除盤金銀線繡外亦用上珠片、線石、水晶閃石等等。

裙褂上刺繡之圖案亦帶有不同寓意,如龍鳳:龍鳳呈祥(情長);鴛鴦:鴛鴦戲水;銅錢:家肥屋潤;五蝠:五福臨門;牡丹:花開富貴;石榴:多子;水波:水源充足;蓮花:蓮開並蒂結同心等等。大家欣賞裙褂美學之餘,亦要關心非遺傳承之重要性。

作者為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執委會成員、社區導師及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藝術教育)。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