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青山龍窯的再想像》

潘恩耀

香港屯門顯發里有一座三級歷史建築名為「青山龍窯」,是本地現存唯一保存完整的長條型柴窯,由於十七米長的窯身沿著山坡傾斜築建,活像一條蜿蜒的臥龍而得名。青山龍窯在上世紀四十至八十年代一直燒製日用陶器,它緊密地連結着中國數千年陶藝發展。龍窯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商朝,長久以來一直是中國陶瓷工業的重要工具。

今年三月再次探訪青山龍窯,窯主梁柏泉先生表示,該地將會逐步發展成一所動態博物館(Working Museum)。他指龍窯是一座人造的活火山,藉着土壤與柴火等簡單元素,即可成就像火山岩般精美的陶器,是先賢們日積月累的工藝技術和不斷科研探索的成果,糅合藝術與工程,彌足珍貴。此外,他說陶藝及龍窯其實「好STEAM」,當中經已涵蓋了科技教育的各個領域,並能夠讓學子從中認識和欣賞中華歷史文化。目前梁先生已經在原址建立了一個中型工作室,內裏寬敞明亮,各種製陶、製釉的用具和教學設施一應俱全。未來還將擴建另一間更大的工作室和大型展覽室,以容納更多的參與者。

Working Museum的理念是透過豐富多元的展覽和活動與人們互動,讓大眾透過積極參與成為歷史進程的一部分。我認為這正好與陶藝創作強調動手參與、用心感受的理念不謀而合,可見青山龍窯將會是一個集古蹟保育、陶藝創作、弘揚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和發展歷史於一身的藝文基地。據知,目前已邀請多位香港知名陶藝家參與相關創作計畫,作品將來會設置在青山龍窯的公共空間供市民欣賞,實在讓人翹首以待。

當前世界各地都在致力保育古窯,青山龍窯可以從歷史承傳、藝術視角、STEAM教育等多方面進行推廣。青山龍窯蟄伏已久,今年正值甲辰龍年,祝願這條潛龍能夠或躍在淵,飛龍在天!

作者為香港美術教育協會會員、中文大學藝術系系友會理事、視覺藝術科老師。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