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崇傑
農曆七月大家都俗稱為鬼節(盂蘭節),民間傳說相信在這月內會「鬼門」大開;傳統上市民會焚香燒衣、拜祭祖先或普渡亡魂,但有關情景並不陰森脆秘,反而相對熱鬧。多區都會舉辦大型盂蘭勝會活動,於球場或空地搭建誦經棚、祭神棚、神袍棚和戲棚等;場內張燈結綵,裝飾佈置都用上中國人喜慶節日常用的色彩。
神功戲棚是場地最大的流動建築,此傳統戲棚歷史可追溯至宋朝,其搭建主要物料為竹、杉和篾(現塑膠篾)等。常見戲棚類型主要有「龍船廠」和「大金鐘」兩種,完工的戲棚猶如一座大裝置,以直線,橫線再加上對角線,造型簡單且空間取得平衡,呈簡樸的幾何構圖。竹與中國文化發展有著深厚的淵源;每枝竹的形態雖略有不同,但同是中空且相當柔韌和具彈性,戲棚搭建全憑搭棚師傅經驗而建,以手為尺,以眼丈量,但背後師傅已掌握了力學和人體工學。
而「戲棚搭建技藝」及「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已分別於2017年及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名錄。
2000年著名建築師嚴迅奇曾將竹棚藝術帶到德國柏林的「香港柏林當代文化節」;2014年由他設計的「超大的竹棚座椅」裝置藝術《建竹2014》也曾放置於尖沙咀梳士巴利花園。今年3月法國藝術家JR創作之 GIANT : Rising Up 巨型人像公共藝術裝置也配合竹棚藝術呈現於尖沙咀海港城頂樓。
盂蘭勝會場內除了搭棚搭建藝術外,還有大型花牌、紮作、戲曲和習俗儀式等都包含著大量美學和傳統文化與傳承,且亦多被列入非遺名冊中,但郤有傳承的問題。
日前筆者於樹仁大學出席了一個以「虛擬實境盂蘭勝會導覽」為題的講座。陳蒨教授經三年時間與團隊結合對潮人盂蘭研究的成果,製作了全港首創的模擬盂蘭勝會導賞平台,希望給予公眾及學校在不受時空和環境限制下,了解更多盂蘭文化,並最終希望讓年青一代認識和以傳承為目標。
作者為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執行委員、社區導師及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藝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