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Vincent Wang

感受靈光 訪問博物館學學者丁穎茵博士

Updated: Dec 29, 2020


無論去哪裡藝術遊學,行程中總少不了到當地著名的美術館「朝聖」。遠道而來,為何愈來愈多學生在面對難得一見的真跡時,卻像滑手機一樣,望兩眼就下一幅,望兩眼就下一幅呢?身處影像和藝術商品泛濫的世代,帶團的老師可以做些甚麼,才能誘使學生駐足細看?本期專訪博物館學學者丁穎茵博士(Vivian),請她為我們指點迷津。


有說帶學生參觀美術館是為了讓他們吸收藝術史知識,丁博士卻認為,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更為重要。她解釋:「感知(perceive)有別於認得(recognise)。舉個例,大家都認得這是一隻杯,至於為甚麼它的造形和顏色配搭會引起某種愉悅呢,並非人人都能回答,因為這涉及感知,需要觀察和沉澱。我希望即使學生以後不修讀藝術,也因為已習慣運用感知能力而懂得在美術館自行探索。」丁博士承認這不易做到,尤其在速食文化盛行的今天,但她不忘反問:「想想看,藝術家花了多少時間才完成一件作品?如果你十秒內便看完,怎可能會有深刻的理解呢?再者,藝術品有其作為物件(object)的物質性(materiality),諸如作品的大小和筆觸都會影響觀眾對藝術品的理解,所以就算有無數個複製影像,仍無可取代到美術館觀看真跡。」

老師應該多問少說

既然目標是培養感知而非講授藝術史,丁博士認為老師更應抑壓自己好講書的職業衝動,況且美術館大多已為其星級藏品提供了精準的簡介,加上現在網上的海量資訊,只要學生願意,自會找到相關知識。因此,她建議老師由授業者轉型為促進者(facilitator),「老師宜在出發前瀏覽美術館的網頁,根據館藏來構思參觀主題,例如顏色、線條、情緒等。而無論是甚麼主題,都應以開放式問題來引導學生在美術館自行探索。舉例,請學生在展廳中找一幅他想轉色調的畫作,然後問學生:『為甚麼要轉?轉之前和轉之後的氣氛有甚麼不同?』又或者,讓學生選一幅令他最不安的畫作,然後請他即場解釋。」

丁博士說,就算對象是一般人莫明其妙的中國八大瓷器,亦可作如是觀。「我們可以從顏色入手。古人用『甜白』、『影青』、『美人醉』、『鬼面青』等形容詞來描述瓷器的顏色,想像力其實非常豐富;這會勾起學生甚麼聯想?他們又會造出甚麼新的形容詞?如以情緒入手的話,可問學生:『你認為哪件瓷器最為緊張?』他可能會揀一件有冰裂紋的瓷器,至於它是不是屬於極為珍貴的北宋汝窯系列,對學生來說,意義真的不大。不是人人都需要認識中國瓷器的輝煌歷史,老師要做的是訓練學生的觀察力, 循循善誘學生發現瓷器本身的魅力,適當時才介紹一至兩個相關術語。否則的話,一開始便甚麼『釉上彩』、『釉下彩』,死梗!」

從顏色入手欣賞中國瓷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丁博士建議老師設計一些貼地的事前熱身活動,「如果看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可以先讓學生翻翻時裝雜誌,看看現代人是怎樣呈現優雅與奢華,藉此展開討論。」假如看的是當代藝術呢?當代藝術以概念先行,可以非常抽象。以Joseph Beuys為例,這位活躍於二戰後的德國藝術家喜歡以油脂和毛髮為創作材料;如果學生對其背景一無所知,單看作品,確很可能無從入手。那該怎麼辦呢?「不妨每人派一磚牛油,要學生想出十個創作方法。那等到他們看到Beuys的作品時,可能會恍然大悟──原來油脂也可以用來創造神話。」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如果學生暫時無法體會作品的深度,丁博士覺得亦無不妥,「美術教育是一輩子的事,很難要求一個初中生能理解林布蘭晚年自畫像所散發出的那種釋懷感覺。體會不到就打問號。硬塞知識,全盤接收專家的詮釋,等於為作品close file,以為自己明,但其實不明。」丁博士憶述自己當學生時就看不懂中世紀的藝術,只覺得其人物造型不合比例、僵硬、無美感可言,但隨著人生閱歷的增長,近年來發現中世紀藝術那種講求對稱的佈局予人一份平安感,能讓自己靜下來。 她期望學生能誠實觀察,相信自己的感覺,「如果有學生跟我說,他在一幅中世紀的聖母聖嬰像中感受不到母愛,那很好,因為他沒有被常識矇住直覺。中世紀的神學強調人性與神性的跟本差別,所以當時的聖母聖嬰像不表現出人間母愛,反而是正常的;我們毋須合理化藝術家所做的任何事。」

臨場的管理

「一班人同行觀賞是件很笨的事,因為每個人對藝術品的反應都不同,所需的時間也就不一樣。」丁博士建議老師在出發前參考美術館網頁上的平面圖,先劃定可處理的空間(manageable space),到時就讓學生在這個空間內自由遊走。「由於範圍縮少了,老師可以很快便找到學生,並在他們有需要時從旁協助。如果團員的年紀較小,可以每十五至二十鐘就集合他們一次,每次安排一個小型題目給他們,讓他們就題目自行探索。但千萬不要派工作紙,叫學生填充、找答案,因為這是最沒有意義的。另外,要預留時間debriefing,讓團員各抒心得。」

資源推介

近年來博物館紛紛推出手機應用程式,丁博士認為這可以是個很好的輔助工具。她尤其欣賞克利夫蘭美術館(Cleveland Museum of Art)的“Artlens”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的“Murder at the MET”;兩者均透過遊戲引導觀眾與作品互動,從而提升用家的觀察力。對於有心在教學法下功夫的老師,丁博士則推介他們在網上找些關於視覺思考策略(Visual Thinking Strategies)的文章及實例參考。傳統資源方面,她推薦由藝術史家Simon Schama主持的BBC紀錄片《藝術的力量》(The Power of Art)以及藝評家John Berger的著作《觀看之道》(Ways of Seeing)。


「進入藝術的路徑很多,所以要不斷發掘,讓每個人都有路徑進入。」對美術教育充滿熱誠的丁博士如是總結。



香港美術教育期刊 2019年 第二期


Cover photo by Alina Grubnyak

784 views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